美股连涨六日,背后原因是什么?

2025年4月下旬以来,美股市场连续六个交易日录得上涨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、标普500指数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创下阶段性新高。截至4月29日收盘,道指上涨0.75%至40527.62点,标普500指数上涨0.58%至5560.82点,纳指上涨0.55%至17461.32点。这一轮涨势的背后,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,既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的改善,也涉及政策预期的调整,更与市场情绪的修复密切相关。
一、经济数据超预期,市场信心修复
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为美股上涨提供了基本面支撑。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.4%,低于预期的2.5%,核心CPI同比上涨2.8%,亦低于市场预期的3.0%。通胀数据的回落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,同时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.8万人,失业率微升至4.2%,薪资增速放缓至3.2%,显示出就业市场保持温和稳定。
此外,美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.4%,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.4个百分点,工业生产活动加快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明显提速,第三产业服务业持续向好支撑经济回升。这些数据表明,美国经济在经历短期波动后,仍保持较强增长动能,为股市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贸易战缓和预期升温,风险偏好提升
近期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,成为推动美股上涨的重要催化剂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公开表示“对华贸易战不可持续”,暗示可能展开谈判,缓解了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。与此同时,美国部分对华商品关税豁免,减轻了企业成本压力,提高了企业盈利预期。
此外,中国一季度外贸数据超预期,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,进而推动美股上涨。市场普遍预期,若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缓和,将有助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,降低企业运营风险,从而提升股市的吸引力。
三、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,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
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始终是影响美股走势的关键因素。近期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显著升温。根据CME FedWatch数据显示,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首次降息25BP的概率上升至67%,并预计年内共降息100BP,较之前的75BP有所增加。
降息预期的升温,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,提升了企业盈利预期;另一方面,也降低了无风险收益率,使得股票等风险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提升。此外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,今后的金融政策操作将基于强劲的美国经济谨慎考虑未来降息,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。
四、科技股领涨,市场情绪修复
在本轮美股上涨中,科技股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。谷歌、微软、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股价表现强劲,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。4月25日,谷歌一季报显示广告需求健康,且公司已在主营业务上看到明显AI提效,由此坚定其750亿Capex年度投资计划。这一消息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科技股的信心。
此外,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快速发展,科技股的估值空间被进一步打开。市场普遍预期,AI技术将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,而科技巨头作为AI技术的主要推动者,将从中受益。这种预期推动了科技股的估值修复,进而带动了整个市场的上涨。
五、全球资金流向变化,美股吸引力提升
近期全球资金流向的变化,也为美股上涨提供了资金面的支持。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加剧,美元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提升。与此同时,中概股受避险资金青睐,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。
此外,美国股市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,其流动性、透明度和监管体系均具有明显优势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,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到美股等相对安全的资产中,从而推动了美股的上涨。
六、风险与挑战: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
尽管美股近期表现强劲,但市场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。首先,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。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,将直接冲击电子、纺织、机械设备等出口依赖型行业,进而影响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。
其次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仍存在变数。尽管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升温,但若通胀数据再度反弹,美联储可能被迫调整货币政策,从而对股市构成压力。
此外,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存在不确定性。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将影响美国企业的出口和盈利,进而对股市构成拖累。
结语:理性看待涨势,警惕潜在风险
美股连涨六日的背后,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。经济数据的改善、贸易战缓和预期的升温、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、科技股的领涨以及全球资金流向的变化,共同推动了市场的上涨。然而,投资者仍需理性看待这一涨势,警惕潜在的风险与挑战。
在未来的投资中,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关系的进展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。同时,合理配置资产,分散投资风险,避免因市场短期波动而遭受损失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